2024年11月5日,青浦区教育系统名优教师培养工程第45、46号种子团队结项评审在青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二楼大会议室举行,全体种子团队成员参与。
结项汇报
首先,第45号种子团队骨干教师许晨晨老师以《艺术育人视角下的儿童画创作》
进行结项汇报。
许晨晨老师介绍道:由倪俊老师带领的第45号种子团队通过区域性中小幼儿童画创作教学和指导的现状做了详细调查,明确分析原因,找到症结和突破口。通过组建团队,为老师们开展当下时代儿童画创作和实践创设学习交流的平台和空间,提供资源、协作共进;培养善于和精于研究儿童画创作指导的研究实践团队和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挥区域特色。
其次,第46号种子团队项目主持人曹吟欢老师对所主持的项目进行汇报。
曹老师汇报的主题为《青浦区中小学艺术实践活动范例研究》。经过2年多时间的研发,第46号种子团队完成了“校园艺术单项比赛”“一校一品”“‘水韵•寻迹’行走课堂“ “‘三个文化圈’导赏“四个活动的开发。曹老师通过思维导图、结构模型等图例介绍了这四种活动的实施方法、评价要点以及创新之处。
专家点评
正高级、特级教师徐林峰老师对第45号种子团队研究成果做出点评:他认为倪俊老师带领的团队通过前期的大量问卷调查、多种研究方法形成了儿童画创作以美育、德育为主旨,生活化为创作基础,兴趣、技能提高为要点,品性培养为培育方向,综合素养提升为目标的儿童画创作学习指导方案和格局,使学生在儿童画创作实践活动中提升审美素养、塑造品质品格,发挥创新精神。同时借助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强化科研意识,达到了多维度、精目标、创纪录的项目成果。
正高级教师谢雨老师对第46号种子团队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他认为:此项目基于青浦区特有的在地文化背景基础,将在地(地域乡土)文化融入美育活动中,涵盖了从活动范式到实际课堂(课堂外、课堂后)教学的各个方面,并通过行走课堂和导赏等新颖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文化认同感。多样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青浦区的艺术教育资源,也助推了部分学校 “一校一品”艺术活动特色的形成,切实提高了区域中小学艺术实践活动的质量以及学校和教师对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他建议: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收集反馈意见,进行增值评价和研究,不断丰富优化和完善研究成果。加强与其他区域的交流与合作,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和应用范围。
聆听了结题汇报和专家点评,种子团队成员有非常多的感触。在交流中他们谈到,他们感受到了美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中的重要地位,也感受到美育的形式是多样的,但美育的形式再多样,其中心思想永远都是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