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持续巩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10月31日下午,青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递交入党申请书者、民主党派教师代表以及全体青年教师开展电影党课暨主题党日活动,集中观看红色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在沉浸式观影中重温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感悟英雄气概,汲取奋进力量。

影片以全景式呈现抗美援朝战争中“边打边谈”的特殊阶段。主要聚焦于第五次战役后至停战协定签署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个战场上的殊死较量——一边是历时747天,创下世界军事史纪录的漫长谈判,中方代表团以坚韧的意志与卓越的智慧,在唇枪舌剑中坚守底线;一边是炮火连天的战场,面对美军发动的“绞杀战”、细菌战等多次挑衅,我方志愿军战士用生命捍卫和平。硝烟与谈判交织,牺牲与坚守并存,这部影片既是对英雄儿女的深情礼赞,也是对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的深刻见证。


观影过程中,老师们全神贯注,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大家深刻体会到,今日的山河无恙、岁月静好,是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换来的和平曙光。他们用生命诠释了“最可爱的人”的深刻内涵,用行动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英勇顽强、舍生忘死、不畏艰难、始终保持高昂士气。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以光影为媒,既是一堂深刻的历史课,更是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党支部将不断创新党员教育形式,提升党建工作质效,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凝聚思想共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爱国热情和担当信念转化为立足岗位、服务大局的生动实践。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影片中的榜样为镜,把红色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切实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
观影感受
“志愿军:浴血和平”,这六个字里,藏着无数英烈的热血与担当。当年他们告别亲人、跨过鸭绿江,顶着严寒,迎着密集的炮火冲锋。没有一个退缩,只因心中装着“保家卫国”的赤诚,以血肉之躯当盾牌,用钢铁意志筑防线。他们把年轻生命留在异乡,却把安宁与和平带回祖国大地。如今硝烟散尽,山河无恙,我们更该铭记:这份安稳从不是偶然,致敬每一位为和平献身的“最可爱的人”,让英烈精神永远传承。
——活动中心 朱磊
观看《志愿军3》后,胸膛被深沉的情感填满。硝烟弥漫的战场,英雄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他们并非天生的战士,却是信念铸就的勇士——那份对家国最赤诚、最滚烫的爱,穿越银幕灼烫着我的心灵。作为党员,这份感动更显沉重。课本上的历史在光影中变得如此具体而悲壮。我深知,真正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传承。我要把这份感动带进课堂,让年轻一代明白:今日的和平,是无数先辈用青春与生命换来的壮烈诗篇。愿以烛火之微,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让英雄的气节在新时代继续闪耀。
——活动中心 严志豪
《志愿军:浴血和平》以震撼的战争场景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让我深刻体会到“和平”二字的分量。最触动我的,是那些年轻面庞上坚毅的眼神——他们明知前路艰险,却为守护身后的家园义无反顾。这让我真正理解,今日的和平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先辈用青春与热血换来的珍贵礼物。影片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当代人的叩问:在和平年代,我们该如何铭记并传承这种牺牲精神?硝烟虽已散尽,但历史的回响永不沉寂。
——活动中心 宋鲁娜
今天中心党支部组织大家观看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里面的一句台词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深深触动着我,“和平就像一个孩子,总归会跑到你面前”。是的,和平总会到来,但它到来是如此的不易,这浴血的和平背后是无数志愿军以血肉之躯筑起的长城。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最可爱的人”。硝烟散尽,英雄长眠。但他们的精神必须在我们手中薪火相传。作为教师,我们更要把这份家国情怀,这种志愿军精神种进学生心里,让浴血换来的和平,在新时代绽放出更美的花朵。
——活动中心 张红平
看完《志愿军:浴血和平》,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以黄继光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英勇事迹为主线,生动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瞬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把这份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我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我会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历史、珍惜当下,激励他们在学习中拼搏、在生活中担当。这部电影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我将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
——活动中心 高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