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2023年青浦区中小学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暨第46号种子团队展示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3-12-22 02:22:49   发布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   

2023年12月14日下午,第四届青浦区中小学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暨第46号种子团队展示活动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学校举行。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孙兰祥老师、青浦区教育局综合教育科艺教专干顾炜文、青浦区文化馆副馆长方铭晔、青浦区文化馆非遗办主任陈旭华、崧泽学校党支部书记罗新征以及第46号种子团队全体成员、全区小学艺术总辅导员出席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青浦区第七届学科带头人、第46号种子团队项目主持人曹吟欢老师主持,展示活动围绕《立足于地域文化的课外艺术活动设计与实施》这一主题展开,分为活动背景简介、活动案例展示、活动研讨交流三个部分组成。

崧泽学校地处于历史悠久的赵巷地区,崧泽文化是崧泽学校校园文化的基石。崧泽学校党支部书记罗新征老师从崧泽文化讲起,介绍了基于崧泽文化的崧泽堂展陈思路、社团系列课程设计以及课外艺术活动《“玩·美”崧泽》的设计意图。

课外艺术活动《“玩·美”崧泽》分为“玩”在崧泽和“美”在崧泽两部分组成。

“玩”在崧泽——孙丽容老师和阳沁之老师分别展示了活动课《垄上乐歌》和《草韵崧香》。博物馆课堂中,通过探究学习和师生谈话的方式,学生了解了田山歌和何氏中医的历史。社团活动课中,学生们变身成为“小田歌手”和“小中医”,小田歌手们改编并演唱了新田山歌、小中医们自制艾条并用书法作品美化艾条。在宽松的活动氛围中,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在“玩”中感受崧泽文化。

“美”在崧泽——徐万新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崧泽学校各个社团制作的艺术作品,在逐一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这些作品仿制的是6000多年前崧泽原始人类的生活用具。在徐老师的提议下,学生们和老师们一起用带有崧泽文化基因的艺术作品装点蔬香邨。随着揭开历史奥秘的“考古学家”闪亮登场,崧泽文化打卡点《崧泽风物》布展完成。孩子们穿着“兽皮”、“草裙”扮作原始人在打卡点拍照留念。

徐万新老师介绍到:《崧泽风物》是崧泽校园内的第六个打卡点,除此之外,还有“ 陶情罐趣”“ 草韵崧香”“ 堂前和暖”“ 四时农耕”“ 垄上乐歌”五个打卡点,各崧泽文化艺术社团的作品装点在各打卡点中。除了打卡点,崧泽学校的铃声是社团同学唱的田山歌、崧泽学校的签到是社团同学做的香包……

让崧泽文化“活”起来是《“玩·美”崧泽》的设计初衷。

微讲座——曹吟欢老师以《立足于地域文化的课外艺术活动设计与实施》为题进行微讲座。她阐明了“什么是立足于地域文化”“课外艺术活动的活动原则”“立足于地域文化课外艺术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目标”三个问题。

随后,曹吟欢老师与与会教师一起围绕“立足于地域文化的课外艺术活动”这个话题开展讨论。老师们认为:这个主题意义深远,它将有利于促进乡土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同时,老师们也提出了建议,如:家庭是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在活动设计时可加入家校互动。再如:如何让孩子成为沉浸式活动的主体需进一步考虑。

作为上海市校外教育科研教研组组长的孙兰祥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政府文件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实践活动”有关的文件内容。通过解读,孙兰祥老师总结到:《立足于地域文化的课外艺术活动设计与实施》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题目。同时,孙老师为老师们指出了课题研究时的关注点:1.美育活动要面向人人,兼顾普及和提高两个层面;2.美育活动要关注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提高;3.美育活动需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评价方式。孙老师在老师们心中播下了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活动的“科研”之种。

本次展示活动不仅在学生心里种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更是在老师们心中埋下了研究课外艺术活动的科研之种。希望本次展示活动能够给予各个学校启发,促使各个学校以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为基石设计课外艺术活动,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一校一品”。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青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华科路268号     电话:021- 59207910
技术支持:青浦教育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