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喜讯!我区学子荣获2019年度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优秀小研究员
发布日期:2020-05-14 12:32:35   发布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   

科技教育领域三大重要活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评选、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小研究员评选。我区学子在2019年度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优秀小研究员评选活动中取得历年来最佳成绩!

经过十天的公示期后,来自我区朱家角中学的成怀瑾、杨儀涛两位同学分别荣获2019年度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优秀小研究员”、 “优秀小研究员提名奖”荣誉称号!本次活动全市共评选出10位优秀小研究员和20位优秀小研究员提名奖。

今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次评选答辩展示环节采取视频展示与线上问辩相结合的考察方式。小研究员通过录制视频进行全面展示,并在线上接受专家评委的问辩。评审委员会通过现场问辩,更加深入了解优秀小研究员候选人的能力、素养和潜力,并进行独立评价和推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荣誉的取得与他们悉心钻研、刻苦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背后的科创故事。

2019年度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

优秀小研究员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成怀瑾

创新格言

我创新,我快乐!

个人风采

紧张有序的高中生活即将与我告别。回想三年里有过多少酸甜苦辣,以前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但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在老师的启发教导下,我在科研课题和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

我热爱科技创新,在指导老师帮助和自己努力下,曾获得第34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第17届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明日科技之星提名奖。此外我还荣获了2019上海市第13届金爱心学生的称号,并参加了2019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国科技大学分营。

我对机器人也有较高的兴趣,曾获2018年上海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暨第十九届全国赛上海选拔赛——高中组能力风暴WER能力挑战赛二等奖,2018年“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机器人大赛二等奖,第十五届青浦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活动——第五届中小学机器人竞赛——WER能力挑战赛中学组三等奖。

我勤学好问,学习态度端正,在学习中知难而进,敢于正视自我的弱点并及时纠正,多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和校三好。在课余时光里,我喜欢看书、弹古筝、拉大提琴,丰富课余生活。

高中即将结束,未来我会继续努力!

创新故事

 

被誉为“东方巴黎”的上海包容了很多美食,作为江南儿女,定尝过地地道道的河鲜美食,而其中绕不开的便是河蚬。河蚬肉鲜美可口,营养价值丰富,常见于江南。小桥流水边的人家常常以河蚬作为原料制作出令游客们流连忘返的菜肴,通过高中的生物课堂,使我们第一次正式接触到河蚬的理论知识。这位从小吃到大的菜品令我们着实好奇它的“身世之谜”。我们查阅文献得知:河蚬可作为生物指示种,用于污染物毒性评价。

淀山湖的河蚬是优势种和指示种,通过对其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可以直观的反映淀山湖的水质状况,经我们研究发现,河蚬体内带有微塑料,进一步在室内利用聚苯乙烯微球进行毒性处理研究。

我们对河蚬在不同浓度微塑料下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了微塑料对河蚬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并采用荧光聚苯乙烯微塑料研究微塑料是否会进入河蚬体内,再从抗氧化酶活角度研究微塑料是否会对河蚬造成影响。以期为河蚬发展成为受试生物应用于水体微塑料毒性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对水环境生态修复理论依据,对了解新型污染物——微塑料的毒性可以提供一定的实践支持,且对环境保护提供一些思路。

在校内外指导老师和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河蚬内脏团抗氧化酶活性的测试,在此期间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掌握了毒理实验方法,克服了科研难题,使我们的思维变得理性严谨,同时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吃苦精神。

由于微塑料和农药均存在于水环境中,且农药作为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会吸附到塑料表面,微塑料粒径小,容易被浮游生物摄食进入生物体内,游泳动物摄食浮游动物,使得微塑料在更高营养级生物体内富集,进而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断进行传递,对生物体乃至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危害。目前对于海洋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联合研究比较多,但是对湖泊中的微塑料和农药联合研究很少,所以我们下一步打算继续研究聚苯乙烯微塑料和有机氯农药对河蚬的复合毒性效应。

2019年度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

优秀小研究员提名奖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杨儀涛

创新格言

只有大胆放肆的猜想,知识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个人风采

我热爱艺术和科学。校内参加了学校的“春晖摄影社”,摄影给我观察这个世界提供了更多不同的角度。我在社内的认真负责,也使我荣获了“优秀社员”的称号;此外,我也热爱演讲和表达,在校内积极参加英语演讲比赛。

在科学方面,我参加了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的实验项目,多次前往上海市农业研究院,进行《“神奇的小孢子”——水稻花药离体培养的初探究》。我亲手体验了电子显微镜,无菌培养室,转基因水稻等过去没有体验到的东西。这些当代农业生产中最先进的设备实我对农业生产的研究更感兴趣了!

另外我在课余时间进行了《不同颜色的地膜对红矮生番茄生长过程及其水分状态的影响》这一课题。我前往了华东师范大学科创园的实验室进行了核磁共振的实验,这使得我对核磁共振有了初步的了解。

我还参加了“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在科艺报告厅的“如何做好一个小研究员”的讲座,我明白了这有助于全面提升我的素养。后来我又参加了由洪涌清外交官带来的生动的“科学表达和沟通礼仪培训”的网课,使我受益匪浅。

创新故事

我的创新经历最开始是由在学校内进行的研究性课程开启的。在小学和初中我的身边有关科创的内容好像并不是很多,所以我对科技创新类项目的接触还是很有限的。我十分感谢上海教育在这一方面的改革,让我们每一个高中生能够在高中阶段就可以体验到在更往后学习中才能体验到的科学创新之旅。可以说如果没有校内的研究性课程的启发的话,我现在也绝不可能有如今的创新成果和科学素养。

在学校开展了多次课题交流分享会议和活动后,我渐渐有了一些的想法。一次生物课上讲到了光合作用,我偶然在书里看到“不同颜色的光对天山雪莲的生长有所影响”,我对此感到了十分巨大的好奇心,究竟为什么会对其有所影响呢?后来,在一次回乡下看望奶奶的过程中,我想起来在我小时候奶奶时常种植小番茄,那么我可不可以把我之前的好奇心尝试着用小番茄来解决呢。想到这,我随即向奶奶讨要了番茄种子并且向奶奶认真的学习了种植它的方法。

但我进一步的研究也遇到了挫折,像如何撰写论文,如何整理数据,又如何选取我真正需要的文献资料我并不是特别了解。为此,参加了“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站”,通过在那里的学习,我系统性的学习了做好一个科学项目的要领,弥补过去我有所欠缺的短板。在参加培训的同时,我也完成了相关的课程研究。

最终,在我和我的组员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课题取得许多成绩,其中最让我感到骄傲的便是第35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此外,我在课外时间参加了“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通过形形色色的活动,我认为我的科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升,从过去的陌生到熟悉再到熟练,能够科学地表达和整理信息。我想,只要我在科学研究方面继续深入学习,那么给我带来的收获那将会是无穷无尽的!

本次优秀小研究员评选活动,为一大批热爱科学探索的青少年提供了锻炼与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脱颖而出,我们也由衷地希望,科技创新活动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青浦少年,让他们在科学创新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一路探索,一路发现……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青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华科路268号     电话:021- 59207910
技术支持:青浦教育信息中心